文 / 阿克下
北京时间9月19日,我们来到了在上海举办的罗技G趣玩日。这是这项活动在中国举办的第二年,在这里,我们也收获了许多只有在现场才能经历的体验。
罗技G趣玩日最核心的内容,自然是产品发布环节。在现场,我们参与了包括罗技 GPW 4小狗电竞鼠标、罗技G PRO X2 SUPERSTRIKE电竞鼠标(GPW5)、罗技 G321 LIGHTSPEED 无线游戏耳机、罗技G 锐影龙 G515 Rapid TKL矮磁轴游戏键盘在内,总计超过十款新产品的发布与体验环节。
其中最为核心的,也是最令人期待的,是罗技G PRO X2 SUPERSTRIKE电竞鼠标(GPW5)的发布。
罗技G系列研发的HITS(触觉感应触发系统)为行业内首创,在这项科技的加持下,新款GPW5能将点击延迟缩短达9到30毫秒,并且支持客制化。用户可通过鼠标左右键触发距离调节,连续触发灵敏度调节,以及鼠标按键反馈强度调节,从而实现速度和控制的结合。
但老实说,身为普通玩家,我们初听到上述这些技术与参数时,是没法第一时间建立起直观的认知或感受的。这其实也是多数普通用户,在接触任何尖端新科技都会面临的处境:我们知道面前的产品很厉害,但它到底会从哪些方面,具体到影响到「我」?
幸运的是,这样的疑惑并未被忽视。在现场,品牌方安排了专业人士为我们进行了答疑解惑。
而这名专业人士,是罗技GPW系列之父,罗技G首席产品官,Chris Pate本人。
有关HITS触觉感应触发系统的原理,以及新款罗技G PRO X2 SUPERSTRIKE电竞鼠标(GPW5)在技术层面的优势,Chris Pate的介绍其实很简洁: HITS触觉感应触发系统能够将使用者输入指令-收到反馈的相应延迟降至最低。玩家在感受到按键反馈的同时,所输入的按键产生的信号已经传输给了电脑端,并给予玩家反馈了。 而这个指令的触发点,可以由使用者进行自定义。
「像CS这样的射击游戏,HITS触觉感应触发系统能够让选手尽可能地接近自己的理论极限。 不需要等待鼠标按键回弹,选手点击的速度有多快,射击的速度就能有多快。 」Chris举了一个很易懂的例子。
而借由这次交流,我们也进一步邀请到了Chris Pate,以及罗技G PRO系列与模拟类产品品类总经理Robin Piispanen进行了一番长谈。而比起技术本身,我们更感兴趣的话题,其实是电竞外设与一切玩家之间的关系。以及—— 在罗技的生态里,选手、玩家、品牌和开发者,都各自扮演怎样的角色?
首先从开发者开始,Chris Pate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技术男。但他所向我们传达的一切都在指向一个结论:GPW之父对于人的敬畏,其实远超于他对于科技的敬畏。
Chris自己也参加过1999年的Quake 3比赛(CPL Frag3)。
1994年,Chris Pate毕业于美国加州西谷学院(West Valley College)计算机专业。在一家科技公司的呼叫中心短暂度过了一年多之后,Chris Pate便开启了他至今为止总共29年的罗技生涯。在成为GPW之父以前,Chris Pate做过接线员、质检员、游戏产品经理,自己也作为参赛者参加过不少电竞赛事。
从基层开始,Chris了解自家产品的每个细枝末节。这些经历也为日后他设计出G502 鼠标,以及屡获殊荣的GPW家族鼠标包括GPW2轻量化鼠标等产品打下了基础。
而要说理念,Chris Pate的罗技G系列最出名的是「Designed by Collaboration协作式设计」的概念。在Chris看来, 罗技G系列与全球各大电竞豪门、顶级选手之间的合作绝不仅仅是为了短期的品牌效应。更是为了深入理解选手的真实需求,从而开发出更专业、更适合他们的装备。
Chris告诉我们,他的这种理念在1997年,电子竞技还属于《雷神之锤》(Quake)系列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 而这个时间点,甚至要早于GPW系列的诞生。
「1997年,雷神之锤的时代。我们就已经组建了一个团队,专门前往世界各地听取选手们对于外设的反馈了。」Chris告诉我们,「那一年我找到了QuakeCon的世界冠军RIX(Dan Hammans),并邀请他做了很多测试。」
根据Chris的回忆,在当时,有关对于选手需求与测试的情况,团队内部进行了大量的辩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罗技不能仅仅从电竞选手处收集数据,还要获取他们最细微的需求,并与他们一起工作、进行产品测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或许是如今罗技G系列与职业选手共创理念的起源。
Chris告诉我们,他至今为止仍和包括RIX、Makaveli(Victor Cuadra)在内的老牌Quake选手保持着联系。
从这些老一辈电竞选手开始,罗技G系列就一直在不断发掘玩家对设备的需求。与其直接把高精尖的概念和专业的参数抛给玩家,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共创和客制化,去靠近用户群体,让科技去适应他们。
这听上去自然美好,做起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有关科技适应人这个课题,Chris给我们分享了一段哭笑不得的故事。
早期电竞选手普遍不信任无线鼠标,他们会觉得缺了那根线,信号传输必然会变慢。但与此同时,鼠标线材本身也存在张力,会影响他们的操作精度。同时整理线路本身,也是一件麻烦事。
因此, Chris面对的难题是「选手们既不接受无线,同时也讨厌鼠标接线本身」,这样一个悖论。
当时摆在Chris面前的是实施难度天差地别的两条路线:要么在线上下功夫,做出对操作影响更好的鼠标接线,要么让无线鼠标满足职业选手的需求。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罗技G系列选择了更难的后者。
Chris感慨,如今看到像S1mple这样级别的电竞选手,用无线鼠标拿下冠军,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情。
选择更难的那条路,期间当然伴随着金钱、时间和更多认知上的转变。对于罗技G系列而言,他们一直在支付类似的代价。其中的一次,就发生在2014年,Chris初步测试G302系列的时候。
「在当时,我们把G302的原型机寄给了韩国的一位暴雪系职业选手,请他帮忙做测试。最终得到的反馈是,选手没法连续10小时持握当时的原型G302。」Chris回忆,「随后我给项目负责人打了个电话,叫停了这个项目。」
Chris告诉我们,这次叫停意味着至少六周的工期,以及数十万美元的成本打了水漂。 但这是一次艰难的决定,也是一次正确的决定。经过进一步的打磨与调整,完美符合选手需求的G302才得以问世。
电竞外设,最大的消费者其实是数目庞大的普通玩家。而是否能够连续持握十小时以上,基本不是这类用户会考虑太多的问题,但Chris和罗技G系列还是选择了承担共创的成本。
如今我们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当初的G302原型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经历了设计、共创、推翻、打磨的罗技电竞外设,远不止G302这一款。
对此,我们也表达了一些疑惑:为几毫秒的性能提升付出这样的代价,是否真的值得?罗技G PRO系列与模拟类产品品类总经理Robin Piispanen给出了他的见解。
Robin Piispanen很自豪的一件事,是在拥有妻子、孩子和一条狗,以及工作需要同时顾及的情况下,自己还是玩了超过4000小时Dota。
「当人们在直接谈论性能(Performance)时,他们看到的是整个电竞外设价值链中的一小部分。」 Robin先是纠正了有关性能这个概念,相对简单的认知,「我们的工作很像F1赛车工程师,必须从每一个细小方面,尽可能搜寻能够对车手有帮助的环节。比如经济性,耐用性,灵敏度,准确性,需要突破的领域实在太多。」
虽然最终达成性能提升的元素有很多,但在Robin看来,衡量性能的标准却十分唯一:是否能够帮助选手拿下胜利。
「如果没法帮助选手赢下比赛,那就不配叫作性能。」Robin告诉我们。因此,是的,他们会为最微小的性能提升,付出更高的成本。
「而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也会优先考虑与最高水平的职业电竞选手进行合作,同时也看重那些表达出希望与罗技 G 合作、共同打造市场上最佳产品的选手或团队。这意味着双方都会进行双向尽职调查,确保我们在愿景和目标上保持一致。」
也正是因为对于性能这个概念作了尽可能细化的拆分,罗技G PRO X2 SUPERSTRIKE电竞鼠标(GPW5)才得以面世。
Chris告诉我们,他们曾收获不少反馈,表示 「如同传统键盘一般的,鼠标线性点击的感觉其实十分糟糕」 ,而在FPS选手们在125微秒(0.000125秒)的层面上决出胜负时,这种糟糕的感觉就成为了不得不被攻克的难题。
在交流的最后,Chris带我们体验了这款尚未公开销售的罗技 GPW5 电竞鼠标。使用感觉很奇妙, 传统鼠标的清脆点击感和「咔哒」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微的震动感,以及更加清晰明确的点击指令触发点。
如果一定要做一个类比, 触感很类似某品牌手机的「非实体Home键震动反馈功能」,但鼠标按键却不会真的发生震动。
很遗憾,这是我们和现场同行能够找到的最贴切的比喻,而在产品正式上线之前,我们能说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结语:
黑科技、物理外挂这类词汇,是现阶段我极度反感的电竞外设营销话术。一方面,这类话术完全忽视了品牌想要传达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透露出了一种对玩家、电竞选手的极度不尊重: 它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与玩家、选手努力的价值。
在电子竞技和游戏这样,强调个体成长和蜕变的场景下,对人类的价值与潜能没有丝毫敬畏,反而鼓吹科技带来的一步登天。
电竞外设最理想的形态,应该是选手身体延伸出的一个部分 。它既不会限制选手发挥自身的潜能,也不可能帮助选手做到能力之外的事情。 总而言之,理想的状态,是选手应该感受不到外设的存在。
令Chris无比自豪的产品,罗技G PRO X2 SUPERSTRIKE电竞鼠标(GPW5)也是一样,科技仅仅消除了鼠标回弹的延迟,帮助选手从设备带来的物理限制上解脱出来。 再往上的成就,还要选手自行达成。品牌做到的更重要的事情,只是帮助选手找到了合适他们的科技,达成了这种解脱。
访谈最后,我问了Chris一个问题:电竞选手距离人类极限差多远?剩余的部分,人类本身和设备都需要做怎样的努力?
十分自然的,Chris的回答透着对于电子竞技这项运动和所有热爱者的敬畏:
「 坦白来说,我不知道。我不是科学家,我不知道人类的理论极限在哪。 但我们总是愿意继续捕捉并接受选手们遇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他们更加接近各自的极限,在热爱的事业里释放无限潜能。」

10月24日 中超第28轮 梅州客家vs云南玉昆 全场录像回放

10月24日 中超第28轮 武汉三镇vs深圳新鹏城 全场录像回放

10月24日 欧联杯第3轮 凯尔特人vs格拉茨风暴 全场录像回放

10月24日 欧联杯第3轮 诺丁汉森林vs波尔图 全场录像回放

10月24日 欧联杯第3轮 特拉维夫马卡比vs中日德兰 全场录像回放

10月24日 欧联杯第3轮 罗马vs比尔森胜利 全场录像回放

10月24日 欧联杯第3轮 塞尔塔vs尼斯 全场录像回放

10月24日 欧联杯第3轮 费耶诺德vs帕纳辛纳科斯 全场录像回放

10月24日 欧联杯第3轮 马尔默vs萨格勒布迪纳摩 全场录像回放

10月24日 欧联杯第3轮 年轻人vs卢多戈雷茨 全场录像回放